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養殖業雖然給農村帶來不少的發展機會,可同時也伴隨著明顯的負面影響,其中就包括對農村環境的破壞。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產生的禽畜糞污總量在40億噸左右,這些難處理的養殖糞污,已經成了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尤其是一些建有養殖場的村子,因為對糞污處理不到位,環境質量出現了明顯下降。
這幾年國家對農村的環保問題越來越重視,處理禽畜糞污卻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雖然禽畜糞污可以用來生產沼氣和有機肥,但是目前我國這兩方面的利用程度都遠遠不夠,為此很多農村地區還提出了禁養令,一些不符合標準的養殖場也因此被關閉,這樣的做法雖然是為了農村的環境考慮,可是也損失了一些農民的利益,那么農村的環保真的只能靠禁養嗎?國外又是怎么解決一些畜禽廢棄物的呢?這一點美國倒是做了一個示范。
美國是世界大禽肉生產國,禽肉產量超過整個歐洲,同時也是豬肉生產和出口大國,雖然養殖和畜牧的規模和數量都很客觀,但是美國農村的環境質量卻沒有因為禽畜糞污而明顯下降,美國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與我國將禽畜糞污直接排放和用于農業肥料的方式不同,美國會對這些畜禽糞便制定了專門的綜合養分管理計劃,同時研究開發出畜禽糞便運輸和利用的技術及其設備以提供支持。為了合理的運用這些糞便,也為了避免這些糞便污染到環境和大氣,美國是不允許養殖場直接排放糞便的。因此美國實行了嚴格的規模養殖準入制度,農場內部也有嚴苛的要求,從而在農場內部形成“飼草、飼料、肥料循環”的體系。
除此之外,為了讓這些糞便的能量發揮到大用處,還專門設立了糞便熱能回收系統,采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糞便里的熱能得到完全的利用和揮發,還可以給農場進行供暖。為了讓這些糞便中的肥料營養物質揮發到大程度,美國農民還會對這些糞便進行水泡處理。水泡后的糞便同樣也能做肥料。
另外,為了提供滿足農作物需求的肥料,農場主還需要將禽畜廢棄物進行堆肥處理,這樣就保證了糞便的大利益化。美國處理糞便的這一系列方式,大程度的減少了禽畜糞污對環境的污染,和美國相比,中國農村對禽畜糞污的利用率還遠遠不夠,或許我們也能從中學到一定的經驗,關于農村環保和禽畜糞污的處理,我們又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