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污還田利用
我國地域遼闊,規模養殖與散戶養殖共存,種植制度多樣。長期以來,小農戶種植與規模化養殖脫節、種養循環不暢,規模化養殖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作為種、養循環間的紐帶,糞便還田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破解農業面源污染難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針對我國種養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借鑒畜禽糞污治理經驗,提出我國種養結合的建議,并展示我國十個的種養結合案例,以供借鑒。
針對糞肥還田利用渠道不暢問題,指導各地深化種養結合發展,加快推進畜禽糞污還田利用,進一步明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路徑,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畜牧業協調發展。
要以糞污無害化處理、糞肥全量化還田為,堅持依法治理、以用促治、利用,促進畜禽糞肥低成本還田利用,努力探索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徑。要推動形成有效銜接、相互匹配的種養業發展格局,糞肥還田利用設施裝備進一步完善、成本進一步降低,耕地地力不斷提高,農作物品質明顯提升,畜禽糞肥還田機制逐步健全,違法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畜牧業的生態效益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到203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
推行種養結合發展的任務。
一是科學規劃布局,統籌安排種養發展空間,優化調整畜禽養殖場布局,鼓勵實行多點分布、適度規模養殖,保持合理養殖密度,降低環境風險
二是拓寬糞肥利用渠道,把畜禽糞肥作為替代化肥的重要肥料來源,著力擴大堆(漚)肥、液態糞肥利用,多種形式利用糞污養分資源,服務種植業提質增效。
三是促進源頭減量,支持規模養殖場采用現代化設施裝備,改進畜禽養殖和糞污貯存發酵工藝,減少糞污產生總量,控制臭氣排放。
四是加強技術推廣,大力推廣堆(漚)肥、固液混合發酵等經濟的利用方式。研究推廣適用于丘陵山區、零散地塊的中小型固態和液態糞肥施用機具。
五是強化基礎支撐,完善畜禽糞肥土地需求量核算方法,加強畜禽糞肥還田利用全鏈條監測,開展生態環境效應評估,防范還田風險。
六是規范準入管理,依法做好禁養區管理工作,嚴禁打著環保等名義搞“無豬市”“無豬縣”。對規模以下生豬養殖項目和不設置污水排放口的規模以上生豬養殖項目,不得要求申請排污許可證和取得總量指標。
各地要制定種養結合工作方案并推動實施,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推動出臺畜禽糞肥就地就近利用補助政策。對沼液、肥水等液態糞肥還田利用的,不能簡單套用污水排放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