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垃圾強制分類的逐步推進,包括濕垃圾處理在內的商業化模式步伐正明顯加快。但根據不同口徑統計的數據都顯示,我國濕垃圾處理實際經營規模與濕垃圾產量存在較大差距。而垃圾分類中的某一類垃圾或者幾類垃圾的縱向全產業鏈模式,無疑將成為未來垃圾分類市場化的方向。
目前世界范圍內對餐廚垃圾的處理大概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能源焚燒處理、物理填埋處理、資源化處理。前三種處理方式不但會產生二次污染、以及存在一定的隱患,甚至與政治導向相悖,而甘肅恒信推出分布式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可實現餐廚垃圾就地化處理、資源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工藝技術先進,利用公司自主開發的微生物降解菌產生多種酶,對餐廚垃圾(如果蔬、菜葉、菜根、食品殘渣、雞鴨魚肉廢棄物、蝦蟹殼、蛋殼、骨頭和泔腳等)進行快速分解,經過一系列處理變成有機肥料的過程。
餐廚垃圾發酵罐結構:萬豐餐廚垃圾發酵罐采用的是立式封閉罐體結構,節約了占地面積,降低了設備安裝對面積的要求。整個設備結構分為三部分,下部基座部分分布著液壓站、風機及大推力液壓攪拌軸等。中部為雙層隔熱罐體、設備自動控制系統、單側基肥導出裝置等,罐體內壁采用304不銹鋼板內襯,有效的延長罐體壽命和降低腐熟料殘留,中間有聚氨酯發泡劑填充的保溫層(可根據地域環境不同定制厚薄),外壁由加厚的鋼板做支撐罐體。上部由風雨棚、檢測平臺及排風設施等裝置構成。熱交換裝置可以充分利用罐體內部自然產生的高溫氣體,對吸入空氣進行初步加熱升溫,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保證發酵效果,降低設備的耗電量,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附屬設備有自動翻斗提升機,廢氣過濾系統等裝置。
利用微生物降解菌產生多種酶,對餐廚垃圾(如果蔬、菜葉、菜根、食品殘渣、雞鴨魚肉廢棄物、蝦蟹殼、蛋殼、骨頭和泔腳等)進行快速分解,經過一系列處理變成有機肥料的過程。
處理后產出的有機肥由種植經營者回收,用于花木種植,處理后的廢油由有回收資質的煉油廠回收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